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外国水路、公路运输企业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废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31 18:50:10  浏览:809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外国水路、公路运输企业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废止)

交通部


外国水路、公路运输企业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交通部



第一条 为加强对外国水路和公路运输业及其他有关组织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和水路、公路运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外国水路、公路运输企业,包括港口企业、港口和航道建设企业、公路建设企业、运输代理企业,以及其他有关的运输组织或企业(以下简称“外国运输企业”),因业务需要申请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
第三条 外国运输企业申请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应提交以下证件和材料:
(一)由该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签署的申请书,内容包括常驻代表机构的名称、负责人员、业务范围、驻在期限、驻在地点等;
(二)由该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有关当局出具的开业合法证明或营业注册副本;
(三)由同该企业有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出具的资本信用证明书;
(四)该企业委任常驻代表机构人员的授权书和人员的简历及照片(二张)。
第四条 外国运输企业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申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后,发给《外国运输企业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批准书》。
第五条 外国运输企业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申请获得批准后,应自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批准书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和居留手续,领取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和居留证件后方可开展业务活动。逾期不办理有关手续,该批
准证书即自行失效。
第六条 常驻代表机构的代表人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视其业务需要审定。常驻代表机构一次审批的驻在期限最长为三年。期满后需要继续常驻的,应在期满之日三十天前,由常驻代表机构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递交由外国运输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签署的延长驻在期申请书,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后发给《外国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延期批准书》,每次延长期限不超过三年。
第七条 外国运输企业要求变更其常驻代表机构的名称、负责人员或代表、业务范围、驻在期限、驻在地点,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变更申请。变更申请须由外国运输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签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后发给《变更批准书》。申请变更常驻代表机构负责
人或代表时,需附有对其代表的授权书以及个人简历和照片(二张)。
第八条 外国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聘用中国雇员,必须委托当地政府的指定部门办理,并将雇用人员情况及雇用人员变化情况及时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第九条 外国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和代表的正当业务活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保护。常驻代表机构及其人员,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正当业务活动。
第十条 外国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只能从事非直接经营活动。但是,两国政府有协议的,按协议办理。
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的外国运输企业不得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不得使用常驻代表机构的名称、名片、图章;不得从事任何常驻代表机构的业务活动。
第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有权对外国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可要求外国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报告年度业务活动情况。
第十二条 外国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驻在期满或者提前终止业务活动,应当在终止业务活动的三十天前,以书面形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报告。
第十三条 外国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违反本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可视情给予警告、罚款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可撤销设立代表机构批准书,并通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第十四条 华侨、港、澳同胞以及我国在境外与它国共同投资的合资交通运输企业,申请在国内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参照本办法办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0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1990年2月1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统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统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为了加强对统计报表的管理,防止滥发统计报表,减轻基层负担,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订本暂行办法。
一、各种统计报表由各级统计部门统一管理。全省统计报表的管理工作由省统计局负责。
二、各类统计报表,不论是定期性的(包括进度统计)或一次性的(包括类似统计报表的调查提纲),一律由各级统计部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严格控制。
三、制发统计报表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需,而基层单位和统计部门又确能执行的,方可制发。制发的报表必须做到:
(1)简明扼要,防止重复和相互矛盾。
(2)采取多种调查方法反映情况。凡一次性调查能够解决问题的,就不要搞定期报表;凡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能够解决问题的,就不要搞全面统计报表。
(3)精简报告次数。凡月报可以满足需要的,就不要搞旬、日报表;凡年报可以满足需要的,就不要搞月、季报表;凡可三、五年统计一次的,就不要搞年报。
(4)充分发挥现有统计资料的作用。凡可以从有关部门搜集到资料的,或者可用现有资料整理的,就不要再向基层单位制发统计报表。
(5)要事先经过调查和必要的试点,防止脱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四、省府直属有关单位的业务部门制订的专业统计报表,必须由各该部门的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组织、统一审查、统一管理。发到本系统内的统计报表,由本部门负责人批准下达。并送省统计局备案;发到系统外的统计报表,由主办部门负责人签署,报省统计局审批。
五、地、市、县统计报表制发权限及审批程序:
(1)地、市、县统计局除执行省下达的统计报表制度外,一般不应再补充制订定期统计报表和统计年报。因特殊需要必须制发时,应报上一级统计局审批。
(2)地、市、县业务部门一般不应制发定期性的专业统计报表,也不要在上级制发的专业统计报表上增设指标和分组。因特殊需要必须制发或增加指标和分组时,发到系统内的,应报省主管部门审批;发到系统外的,应报同级统计局审批;发到中央直属企业、事业单位的统计报表,
还应报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备案。
(3)地、市、县统计局和业务部门,在上级制发的定期统计报表中,确实需要增加一些填报项目时,应报上一级统计局或业务部门备案。
(4)地、市、县统计局和业务部门制订的一次性统计报表,应报上一级统计局或业务部门备案(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所发统计报表不需备案)。凡开展普查的,其普查方案及需填报的统计报表应经省统计局核准,重要的应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5)发往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报表,应该从严控制。凡国家统计局已经统一下达或与有关业务部门联合下达的报表和指标,各级统计局和业务部门都不得重复制发;因特殊需要必须补充某些报表或指标时,须经省统计局标准。
(6)各级统计局和业务部门制订的统计报表,凡按本暂行办法需经上级批准或备案的,均应在报送表式的同时,附报详细的调查方案,明确规定填报目的、统计范围、分类目录、指标解释、计算方法、编报单位、完成期限、受表机关、报送份数等,以便审批。
六、省、地、市、县领导机关设立的各种临时机构,一般不要直接发统计报表,工作上必需的统计资料,可向有关部门搜集整理。如果确实需要制发少数统计报表,应按上述规定报同级统计局审批。
七、人民团体、科研机构制发统计报表的审批程序,亦按上述规定办理。
八、各级业务部门制发的专业统计报表,其报表内容、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完成期限等,不得与各级统计局制发的有关统计报表相矛盾,并应避免重复。
九、凡经批准或备案的统计报表,必须在报表的右上角标明制表机关、批准机关或备案机关以及批准文号,以便进行管理监督。
凡未按本办法审批和备案,未在报表右上角标明制表机关、批准机关或备案机关以及批准文号的统计报表,填报单位可以拒绝填报,并予揭发检举。
凡滥发统计报表给基层造成损失的,各级统计部门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追究责任。
各级统计部门对违反本规定滥发报表的单位,必须认真检查,严肃处理,并制止未经批准的报表的继续执行。
十、各级统计局和业务部门应定期检查和清理统计报表,凡是已经过时或不适用的统计报表、指标等,应及时废止或修订。每年检查和清理完毕,应将清理结果报告上一级统计部门和业务部门。



1981年5月23日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与地方共建或联合办学有关定向招生问题的通知

国家教委办公厅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与地方共建或联合办学有关定向招生问题的通知
国家教委办公厅



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今年将全面完成。为保证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改革成果的巩固,各地和各高校应注意防止出现新的双轨制尤其是假定向现象。对此,就普通高校与地方共建或联合办学有关定向招生问题提出如下要求,请遵照执行。
1、高等学校与地方共建或联合办学,不宜以降低录取分数搞定向招生的形式或其他类似形式作条件来换取经费支持。高等学校也不得利用定向招生形式向学生收取我委规定以外的其它任何费用。
2、以后,凡拟与地方签订共建或联合办学协议的高等学校,协议内容涉及定向招生问题的,须提前报经我委批准,否则,我委和地方招生部门不予安排招生。
3、高等学校应按我委《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教学〔1994〕3号)的精神,鼓励地方以设立专项奖学金的形式吸引在校学生毕业后到相应地方工作,为这些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1997年5月15日